別對小腿上的「小青蛇」視而不見

小腿上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悄悄地纏上了幾條若隱若現的「小青蛇」,它們蜿蜒曲折,攀附在小腿上,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,是一個十分討厭的東西,誰都想除之而後快。但對於不注重美觀的男士來說,往往對此視而不見。

其實,小腿上的「小青蛇」不僅影響美觀,它還是對身體健康提出的一個警告,千萬不能馬虎大意。在醫學上,「小青蛇」的學名是下肢靜脈曲張,它是靜脈血不能夠向心回流所造成的。

正常情況下,下肢靜脈血要克服地心引力不斷地向心回流,而靜脈壁上的靜脈瓣膜可以阻止靜脈血向下倒流,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。可是,當靜脈瓣膜出現問題或者因為人體長期站立、負重等原因,使得雙腿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不暢,瘀積在下肢靜脈血管時,在重力壓迫的情況下,靜脈就會曲張,使小腿上青筋暴起,形成一條條駭人眼目的「小青蛇」。

除了暴現的青筋外,靜脈曲張還會令小腿顏色變深和抽筋疼痛,嚴重的會讓皮膚表面發炎、潰爛、出血、足部水腫,並且隨著病程的進展,有的病人還會形成嚴重的靜脈血栓,當血栓隨血液循環流至肺部時,則可能會引發致死性的肺栓塞。所以,千萬不要對小腿上的「小青蛇」視而不見!

那麼,靜脈曲張容易發生在哪些人身上呢?長期站立和經常有重度體力勞動的人是首當其衝的易發族群,如空姐、售貨員、搬運工等,還有那些體重超標、長期服用避孕藥或女性激素、服用收縮血管的藥物如麻黃素,以及有家族遺傳病史等的族群。

對於下肢靜脈曲張,西醫的做法就是「抽筋剝皮」,在腿上做一個切口,將有問題的靜脈割斷抽離,但手術很可能會留下疤痕,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是不易接受的。而且以手術治療靜脈曲張雖然方便快捷,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。最重要的是,它不能從根本上改善靜脈曲張形成的原因,即便是做了手術,病根不除,靜脈曲張同樣還是會再次光臨。因此,我建議大家試試老祖宗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。

中醫認為,一個人的先天稟賦不足、經脈薄弱,如果再加上久行久立、過度勞累,就會進一步損傷經脈,以致經脈不合,氣血運行不暢,血壅於下,瘀血阻滯,脈絡擴張充盈,日久交錯盤曲,便會形成靜脈曲張。還有就是遠行、勞累之後,涉水淋雨、遭受寒濕,寒凝血脈,瘀滯經脈絡道,導致疾病。治療上,要特別從以下幾點著手:

1.避免長時間站立或穿緊身衣物、鞋襪。

2.每天將雙腳翹起二至三次,與心臟齊平或高於心臟,加強腿部血液循環,使下肢血液流回心肺的速度加快,得到充分循環。

3.做小腿部的推拿按摩。用雙手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,邊轉動邊搓揉,每側二十次左右,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揉另一條腿。

4.每天用熱水泡腳,特別是用薑水或辣椒水泡腳,可加強腿部血液循環,預防和治療靜脈曲張。

5.控制體重標準,平常多散步,舒展筋骨。

為「第二心臟」添活力

常言道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人的雙腳不僅支撐著全身的壓力,而且隨時配合其他肢體共同完成人體最高司令部—大腦所下達的各項任務。縱然你懷有凌雲壯志,也必須依靠一雙腳板,一步一腳印地走出廣闊天地,才能建功立業,將理想變為現實。

然而,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器官,又是身體循環的返折處,加上承受全身重壓,除了躺下休息的時間外,腳板皆是處於受壓迫的狀態,成了血液循環最差、溫度最低的人體器官。中國醫學有「百病從寒起,寒從腳下生」之說。如果冷天不注意對雙腳進行「防寒保暖」的話,腳板往往容易出現發麻、凍瘡或乾裂等病變。

腳是人體經絡循環與腧穴分佈最為集中的部位之一。確切地說,人體十二條經脈中有六條經通過足部,這些經絡都是運行氣血、聯絡臟腑、溝通表裡、貫穿上下的通路。足部的穴位有六十多個,約佔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。《黃帝內經》中有對足部經絡和穴位的詳細介紹,刺激這些穴位,其經絡循行線傳導到全身,可以發揮疏通經絡的健身作用,正如醫道中「上病取下,百病治足」的說法。

由於人的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胃、腸等臟器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區,因此,保持雙腳溫暖、經常進行足部按摩,就可以使腳踝柔軟、富於彈性,從而使回流心臟的靜脈血液順暢地流過腳踝。否則,血液瘀滯在腳踝附近,會導致心臟的負擔加重。經常活動腳踝並做足部按摩,可以達到以下幾方面的功效:

第一,腳板有多條經絡經過,同時,奇經八脈中也有數條從足部起行。因此,經常活動腳踝、按摩足部的穴位,對疏通經絡、保障氣血運行、減輕或消除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。

第二,活動腳踝、按摩足部,以達到「外治反射區,內調臟腑病」的功效。如有胃消化不好的症狀時,就會在足內側第一蹠骨小頭下見到膚色發黃,按之有脹痛感,且手下有沙粒狀的觸感。當你透過一段時間的按摩壓刮,沙粒狀代謝物消失,胃口自然就會變好起來,飲食也就跟著恢復正常。

第三,年紀一大,行走必然逐步遲緩,這是不可逆轉的自然法則。因為年老後的腿腳逐漸缺少血液的營養,有的人足部血枯肌萎,摸之僵硬,腳底肌內無彈性。

透過長期運動鍛鍊和足部按摩,排出沉積代謝物,摩鬆肌肉、滑利關節,使氣血循環得到充分改善、筋骨得到充分濡養,就可以有效地緩解人老行路難的艱辛。

第四,活動腳踝、按摩足部,可以啟動內源性因子,增強人體的免疫抗病能力。

第五,足部按摩至腳底發熱,使全身暖和,可以改善睡眠,減少疾病上身,增強體質。

養護雙腳,保持「第二心臟」充滿活力的方法很多,其中有「以步代車走,活到九十九」之說。因為人走路時,腳部肌肉的緊繃與鬆弛能迫使靜脈血管擴張與收縮,使靜脈血管的流速增強,從而減輕心臟回收血液的負擔,使血液循環暢通無阻,將營養能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,確保全身充滿活力,並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。

當然,也有患者不宜多做運動,如患有腰肌勞損、骨質增生、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人,就不宜靠跑步、跳高、跳遠等運動來增強體質健康。

「拍打足三里,勝吃老母雞。」這是民間流行的說法,有其道理。因為拍打足三里,能使手腳的血管擴張,增加血液循環。據相關專家介紹,用雙手以中等速度稍稍用力地拍打雙腿足三里穴各一百下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,長期堅持,就可以達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

此外,冬天多吃羊肉、薑、蔥、蒜、辣椒等溫性、熱性食物,配合適當的運動鍛鍊,如慢跑、散步,每晚用溫熱水泡腳,最好加用一些中藥,如雞血藤、鎖陽、制附子水煎成藥液泡腳,效果更佳。

最後,持續地做按摩推拿,搓耳朵、搓腰眼、按揉湧泉穴、搓揉腳趾等,便可以很好地養護「第二心臟」。


書籍簡介

書名:養骨就能救命
作者:韋貴康
出版社:好的文化
出版日:2015/01/06